天龍寺是坐落在京都著名觀光地“嵯峨嵐山”的臨濟宗禪刹。
名勝嵐山和渡月橋,包括天龍寺西龜山公園,過去都曾歸屬于天龍寺。
這一帶過去曾為檀林皇后、即嵯峨天皇的皇后橘嘉智子開創的禪寺“檀林寺”屬地。檀林寺廢棄後,後嵯峨太上皇在此修建仙洞禦所,爾後龜山太上皇將此地作為臨時禦所。
為祈後醍醐天皇冥福,曆應2年(1339)足利尊氏在這裡創建了天龍寺,夢窗疏石成為天龍寺開山之祖。
儘管足利尊氏和光嚴太上皇捐獻了莊園,但建造寺院的資金依然短缺,足利直義便與夢窗商議,以計畫恢復與元朝中斷的貿易,將盈利充填於建造所需資金。這就是“天龍寺船派遣計畫”的開端。
由於成功地解決了建造資金,天龍寺于康永4年(1345)落成。以後,南禪寺位居五山之上、天龍寺為五山之首的格局持續了很長時間。
過去曾以擁有宏大寺院、壯麗伽藍而引以為豪的天龍寺卻屢遭火災,其中較大火災經歷八次 : 延文三年(1358)、貞治六年(1367)、應安六年(1373)、康曆二年(1380)、文安四年(1447)、應仁二年(1468)、文化十二年(1815)、元治元年(1864)。
文安的火災和應仁之亂所遭災害最大,直到天正十三年(1585)接受豐臣秀吉援助之前未能復興。其後由於得到秀吉的支持得以順利復興,但由於文化年間遭遇大火,重建過程中元治元年因“蛤禦門之變”成為長州軍營,在戰火中再次被燒毀。
以後,經過歷代住持的不懈努力,寺院逐步得到恢復,明治九年(1876)成為臨濟宗天龍寺派大本山。但是翌年根據明治政府土地令,不僅嵐山約53公頃(其中不包括藏王堂境內580平方米)被收繳,整個龜山、嵯峨約4平方公里的平地也被上繳,形成現在的天龍寺僅有10公頃,相當於過去十分之一的格局。
在這樣艱難的困境中,天龍寺毫不氣餒堅持復興,在明治三十二年(1899)建成法堂、大方丈室、庫院,大正十三年(1924)重建了小方丈(書院)。
昭和九年(1934)重建了多寶殿,同時建造了仿表千家殘月亭的茶室祥雲閣和小茶室甘雨亭。翌1935年建造了多寶殿的內殿和長廊,形成了至今的天龍寺景觀。
另外,天龍寺下屬的松嚴寺、慈濟院、弘源寺三個分院因為躲過元治戰火,保留了室町時代風格或者德川時期的建築物。後嵯峨、龜山兩天皇的禦陵被元治戰火燒毀後,很快重建了東西本願寺,方形的廟堂和周圍的陵地也都成為宮內省的管轄之地。
——摘自河原書店《京都世界遺產手冊》